?電鍍設備是指在電鍍工藝中用于完成各種電鍍操作,實現(xiàn)金屬表面鍍覆一層或多層金屬或合金的一系列裝置和器械的統(tǒng)稱。以下是一些使用電鍍設備時的常見誤區(qū)解析:
?

忽視設備維護
認為設備無需定期保養(yǎng):有些使用者覺得電鍍設備在運行時沒有明顯故障就不需要維護,實則不然。電鍍設備長期處于復雜的化學環(huán)境中,如鍍液中的酸堿成分會對設備的管道、泵體等部件產生腐蝕作用。若不及時進行保養(yǎng),定期檢查并更換受損部件,可能會導致設備出現(xiàn)泄漏、鍍液循環(huán)不暢等問題,影響電鍍質量,甚至造成設備故障停機,增加維修成本和生產延誤風險。
不定期清潔設備:電鍍過程中會產生各種雜質和污垢,如陽極泥、鍍液中的懸浮物等,如果不及時清潔,這些雜質會附著在設備表面和內部,不僅影響設備的外觀,還可能堵塞管道、影響電極的導電性,進而影響電鍍效果。例如,鍍槽表面的污垢積累過多,會影響鍍液的溫度均勻性,導致鍍層厚度不均勻。
對鍍液管理不當
憑經驗添加鍍液成分:部分電鍍操作人員在補充鍍液成分時,不依靠精確的檢測和分析,而是僅憑經驗添加。然而,不同批次的鍍液成分可能存在差異,而且電鍍過程中各種成分的消耗速率也并非固定不變。如果盲目添加,很容易導致鍍液成分失調,影響鍍層的質量,如出現(xiàn)鍍層色澤不均、結合力差等問題。
不重視鍍液過濾:認為鍍液中的少量雜質不會對電鍍產生太大影響,因而不重視鍍液的過濾。但實際上,鍍液中的微小顆粒雜質可能會夾雜在鍍層中,使鍍層表面粗糙、出現(xiàn)麻點,降低鍍層的耐腐蝕性和美觀度。
設備參數設置不合理
隨意調整電鍍時間和電流密度:一些操作人員為了追求生產速度,隨意延長電鍍時間或增大電流密度。但這樣做可能會導致鍍層結晶粗大、疏松,甚至出現(xiàn)燒焦現(xiàn)象,降低鍍層的質量和性能。相反,若電鍍時間過短或電流密度過小,又會使鍍層厚度不足,無法滿足產品的防護和裝飾要求。
忽視溫度對電鍍的影響:電鍍過程中,鍍液溫度是一個重要的參數。有些使用者不根據鍍種和工藝要求來控制溫度,認為溫度稍有偏差無關緊要。但實際上,溫度過高可能會加速鍍液的揮發(fā)和分解,降低鍍液的穩(wěn)定性,還會使鍍層的硬度和耐磨性下降;溫度過低則會使鍍液的導電性變差,電鍍反應速度減慢,導致鍍層沉積不均勻。
使用電鍍設備時,需要正確認識和避免這些常見誤區(qū),以確保電鍍設備的正常運行和電鍍產品的質量。